
【实用】心得作文5篇
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,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,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,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。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,你确定会写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作文5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心得作文 篇1今天,我来到学校,老师给我们班开了一个小小的每周班会。
我们坐姿端正,认认真真地听着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,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、很多故事。讲了我们不要太要面子,要努力,寻找真正的自己。
后来,老师总结了一下,放下面子,寻找另一个自己。有个例子是说:你只要耽误,或者发呆了几分钟,你就会被很多很多的人超过。告诉了我们:不能歇息,要努力,只要你歇息了,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,就会被很多人超过,所以,我们不能歇息,要一时一刻的努力、拼搏着。
还讲了,放下面子,有些人,为了自己的面子,连命都丢了,有不少人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把自己的命丢了。这个告诉我们不要死要面子,不然,连你的命都会搭进去,会丢掉性命。
老师还讲了,不是很难,无法就是平常你说的话,在写在纸上。我们作为中国人,其实写并不是很难,很简单,同事,如果你没有用心去做,你就会发现,自己写的得不了高分,甚至都不会写,但你只有把你平常说的话,再改一下,然后,用心去做,加上一点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就可以了。
我们老师还讲了一些历史故事,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打败日本人:一开始,中国人一战就败,日本就是百战百胜,所向披靡。中国都是被逼而打仗的,都是百战百败,但是有些人觉得:中国这么大,不会被打败的。后来,日本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方,后来,中国忍无可忍,开始反击,日本不得不投降,但是,这一战下来,我们中国死伤无数,共计三千五百万人。而日本伤亡共计一百四十万人。
这个班会告诉了我很多很多的道理。
心得作文 篇2《大纲》指出: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想到的内容,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。由此可见,小学生作文是练习,是习作,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,怎么想的,怎么说的,怎么做的,就怎么写,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。但是实际教学中作文仍然是学生最大的拦路虎,相当数量的学生提起作文还是无从下笔,究其原因,我认为:一是因为教师人为地加大了作文的难度,要求学生写出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都有一定水平的文章,恨不得篇篇都达到发表的标准,所以要求一高再高,远远超出了一般学生的习作水平,结果成了拔苗助长,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没有提高,反而产生了厌倦心理。二是因为学生虽然也接触了实际生活,参加了某些活动,但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弱,思维能力不强,故语言组织能力不高,形成了“茶壶里煮饺子”的局面,如果老师再引导不够,久而久之,学生强烈的表达欲就会经过一次次受挫之后沉寂下来,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。针对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这些表现,我从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两方面进行了小学生作文“加强听说、强化读写、整体推进”教学改革实验,已取得了初步效果,现简单介绍如下。
一、加强听说训练,作文提前起步
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育学教授唐纳德·格雷夫斯,长期致力于小学作文教育的实验研究,被人们称为献身于写作教学的“十字军战士”。他提出了“写作先于阅读”的观点。他认为儿童不是先学会了阅读再学会写作,而是恰恰相反,先学写作,再学阅读。他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,把文章比作密码,把写文章比作编密码,把读文章比作破密码。对儿童来说,文章是一种有魔力的密码,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。而在孩子们看来,编密码远比破密码容易。所以,小学低年级的学生,甚至在学前班时就有这种编“密码”的能力和爱好,其表现就是喜欢在墙壁上、人行道上、水泥板上等地方画各种符号,这实际上就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表白。因此,要重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早期培养,在他们还没有学会阅读以前,老师就应重视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,组织写作活动,促进学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。所以,在小学一、二年级加强听说训练,作文提前起步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从小学生入校第一天起,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听说能力。每周都安排有听说主题,每天都有一日一说。如入学教育听说训练分为《自我介绍》、《参观校园》、《我的老师》、《我的同桌》等,这样,学生每天都有新话题,渐渐养成了喜爱说话、注意观察的好习惯。等拼音学完,再让学生把说话内容记下来,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写拼音日记了。
对于学生说话的起点,我要求较高,开始说话就要求说完整的句子。如一则《自我介绍》:我叫赵原,今年六岁半。我从无棣县实验幼儿园来。希望大家和我做朋友。等学了课文,则充分凭借课文训练。把每篇课文中的重点句段,排成一个科学的训练序列,结合课堂教学,创设语言情境,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训练语言、锻炼思维的主要途径。如凭借课文,抓重点句式的训练;重点段落的训练;课文插图的训练等。这样,一课一练,课课有得,书上的范句,老师的例句,同学的好句,课外阅读中的佳句,都在学生的头脑中融汇贯通,一有需要,呼之即出。
另外开设听说训练课,每周一节,进行听说专项训练。在内容的'选择上我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特点,充满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创造性,如利用电教媒体等直观形象手段,以其绚丽的色彩、迷人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,激发了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。或创设情境,让学生自演自说,积极参与。训练形式上灵活多样,有时看图编故事;有时给出故事的头和尾,让学生想象中间的内容;有时听音响编故事。让学生在音乐和童话的世界中畅游、联想,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看、说、想、写,调动多种感官参与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二、强化读写结合,科学有序训练
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。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:“阅读是‘吸收’的事情,从阅读,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,接触人家的心情;写作是‘发表’的事情,从写作,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,吐露自己的心情。”这段话揭示了读与写的实质,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。读写结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。所以,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教会学生读书方法,培养读书习惯,强化读写结合,进行科学有序训练。
1、读写同步,以读促写,写中促读。
进入三年级后,我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,教会“四步读书法”,即“初读,扫清字词障碍;细读,理清作者思路;精读,品析重点词句;诵读,融汇贯通应用。”同时,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全册教材的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课。“段”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,主要进行八种基本段式的训练,让学生知道每段有几句话,每句话是什么意思,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。如教学《晨读》一课第二自然段时,先让学生初读,知道本段有几句话。再让学生细读,弄懂每句话的意思,并能划出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,即“三个小伙伴,又坐在村头的石磨上开始晨读了。”然后精读弄清句子之间的联系,提问:读了第一句话, ……此处隐藏2036个字……。每一个人总有自己独特的爱好,而我就连这个也是随心所欲的,觉得好就去行,觉得不好,那就放弃,或者,就中断。
没错,即使是我最爱的事情,也总会被随心所欲而终止上几个时针的划过,可我竟然觉得毫不在意,说实在的,那的确很好,但,确实有些过了。在某种程度上,我应还算是不愿被人所发现的人吧,那样不知怎么得了,就会觉得很尴尬,所以,就学会了用谎言的披衣伪装了自己,我无法确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,在某种程度上,我总是出其不意,来个措手不及。
周围的朋友,总说他们自己是双面派,但却从未注意到,我也是双面派,有时是积极情绪,有时又是消极情绪,在悲观与乐观之间漂浮不定。
有时在于朋友吵架时,我会觉得我们的友情已经划上了句号,可老天爷却却非常大度地眷顾了我,使得我们之间的友情上,画了N个逗号,情感自然也更好,也学会了理解与坦诚。在处人,交友,以及生活上,我想,这是我全部的自白了,以后的人生还很多,或许还有,不,应该是肯定,在那个时候,我希望,我还能像这样的记录下去。
我这样做,这样是在告诉你们,我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,包容我。
心得作文 篇4一直以来,我都怕教作文。常常教观察,学生不善于观察;教积累,学生厌烦积累;教修改,学生惧怕修改。在许多学生看来,写作文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。因为不想写,也因为没东西可写。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,便去抄袭,瞎编,于是许多作文就成了假话、空话、废话的聚集地。
所有的这一切只因为田玉老师而改变。他的作文感知训练课让我犹如醍醐灌顶。十几年的教学经验,不如听几节田玉老师的作文感知训练课来得实用。我尝试按田老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习作,只短短一个学期,学生的习作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。田老师的作文感知训练课究竟妙在哪里?
经过仔细的比较分析,才发现田老师的作文感知训练是由人而文,我的作文课是由文而文。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,我在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文显得束手无策,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都写了些什么?内容是否真实新颖,表达是否通顺流畅,文字是否优美生动,至于学生是怎么写出来的,从来不去深究,只问结果,不问过程。以为教作文就是教文字表达,从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的习作,忽视了学生的情感,与生活实践脱节,作文课枯燥无味,我教得累,学生也学得怕。
田老师的作文感知训练课,从训练人的感知开始,调动了眼、鼻、手、耳、口等感官,感知生活中的人、物、情、景。从人的感知出发,写作文不再是“手”的事情,还是眼、鼻、耳、口的事情,各个感官分别承担起的重任。从人的感知出发,就是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,关注学生的每一次感知,积累每一次感知都是习作的一部分,感知过程就是习作的过程,感知多了,习作原材料也就多了。从人的感知出发,就是联系生活实际,教会学生观察生活。我们常说“留心处处皆文章。”那么如何留心呢?还是靠多感官全面细致地感知生活中的事物。只要可以感知到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。从人的感知出发,就是从人的真情实感出发。学生调动了眼、鼻、手、耳、口等感官感知事物的同时,也在用心感受,写的作文就有了真情实感。从人的感知出发,写作文不再只是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,通过感知把枯燥的作文形象化,作文成了可看,可听,可闻,可触,可尝,可感的形象。
自从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,我在习作课上对学生引导也更有作为了,学生也一改往日无话可说,无事可写的局面。我常常把一粒糖果,一个桔子,一个鸡蛋……带进课堂,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感知物品的形状、颜色、声音、味道、结构、质地等。或是组织学生玩游戏,举行一场比赛,引导学生感知活动的过程。这样一来,既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,又解决学生没东西可写的问题。
作文感知能力训练关注人的感觉,充分挖掘对人,物,情,景的感知,再把感知的内容加以整理,用文字表达出来,即是作文。经过反复的感知训练,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感知能力也逐渐敏锐起来,感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,也就是习作水平提高的过程。
田玉老师的作文感知能力训练和思维能力训练博大精深,虽然只学了点皮毛,但已经很受用了。
心得作文 篇5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小学作文教学90学时为期十一天的培训,在班主任任老师的带领下,不管是学习还是活动,班级的氛围非常浓厚,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。几天来,我们聆听了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,参观了特级教师——王崧舟老师的工作室等等。我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,因为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,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。在这里,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,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,特别是作文方面的教学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。
十几个讲座听下来,给我启迪最大的特级教师阎学老师的讲座。她那生动、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,没有深奥、枯燥的纯理论,结合自己上过的课例,传授自己的经验,深深地吸引着我们。我概括一下对如何决解教学中的难题有以下几点体会:
首先,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,让学生喜欢读书,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。
其次,要坚持上好作文课。作文课时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,时间充裕。在这些时间里,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、作文技巧、写作步骤、修辞手法等常识。
再次,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,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特别是农村学生,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,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,着实很难,不多加训练、培养、提醒,无疑是赶鸭子上架。如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,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,那么,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。
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以后在作文教学上做到:
1、在写作内容上说真话、表真情。让学生写作内容上必须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等,禁止抄袭、或虚假的事迹。题目布置下去以后,老师作一些指导,例如在写作之前,布置学生去观察、积累事迹,写作时帮助审题,确定写作体裁范畴,引领写作思路,唤起记忆,提出写作要求等。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
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,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。
2、写作表达上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中林略表达方法。训练学生的造句能力,语义的表达。大部分学生不会说话,不会写话,表达不清他要说的意思。针对这一点,我们可经常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。
3、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、描写能力。学生不会观察,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,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,描写不出特征来。针对这些重大弱点,教师要下力气,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。
4、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。利用中午等时间,花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,教学生阅读的一些方法,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。
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。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,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,呈现出一具“婀娜”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。同样的,面对作文课堂教学,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,无所适从,我们很需要学习。而此次培训学习,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,拨云见日,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。